我看質性研究

方偉達老師  2017年5月22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

18557101_1290997691008298_8053028186456812108_n

質性研究的強項,在效度,不在信度;量化研究的強項,在信度,而不在效度。可能同學還是不能理解,因為對於研究,需要這兩種研究都操作過,才能夠心領神會。在質性研究中,主要是解決抽樣誤差。因為我們不是做單一的個案研究,所以要避免論述的謬誤,所以,是有樣本上的問題,要儘量進行抽樣訪談,以瞭解是否已經達到樣本飽和(saturation),可以進行論述。所以,做質性研究的同學,需要告訴讀者你的抽樣方式。在第三章,請說明你的抽樣方式。抽幾家,如何抽?另外,抽樣的研究限制為何,也需要說明。

效度是看問卷和問卷之後產生的內容,所以需要看內容效度。質性研究的效度問題談論的書籍很多,我就不談了。同學會認為,質性研究沒有完全一定可以遵尋的步驟。其實,這是過去的觀念,已經要修正了。

研究法都有一定要遵循的步驟,研究出來的主題要開放,思想要活絡,邏輯要順暢,但是方法要嚴謹。陳向明(2002)認為,質性研究一般認為以研究者作為研究工具,並強調研究者個人的獨特性,所以信度這一概念不符合質性研究。但是,我則有不同的看法。

除了個案研究,其他質性研究,都涉及到一種社會現象的描述,描述一個人沒有信度的問題,但是要描述一個社會現象,一定要考慮信度,並且要遵循步驟,才能夠一步一步達到社會科學的要求,並且得到較為適當的結論。

我在這裡推薦幾本質性研究的書吧,如果時間有限,沒時間看英文,建議看下列翻譯的書:
一、質性資料分析:文本、影像與聲音(五南)
二、質性資料研究分析(雙葉)
三、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:批判實在論取徑(巨流)

PS:本文附圖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幅圖,我花了很多時間繪製,將發表在新書《期刊論文寫作與發表 》。

a.不偏誤且精確,信度和效度都高; b.不偏誤但不精確; c 偏誤但精確,有信度,無效度。 d.偏誤,且不精確。

 

FacebookGoogle+TwitterLine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