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《人類大命運:從智人到神人》

方偉達老師  2017年3月4日 撰 原刊於方老師臉書

16991652_1208166452624756_3635202776999376132_o從「人類主義」到「後人類主義」?

哈拉瑞是我喜歡的一個作者,最近2017年天下文化發行了他的2016年9月出版的《人類大命運:從智人到神人》(Homo Deus: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)中文版。剛開始看的時候,我感覺到,我是不是看錯書了呀。哈拉瑞談到21世紀的人本主義(humanism),討論了「長生不死」、「幸福快樂」,「化身為神」的21世紀主流人本思想。我剛看到了時候,產生了厭惡感,哈拉瑞甚麼時候變成了唯物主義的大腦科學者? 以上談的「長生不死」、「幸福快樂」,「化身為神」,是一種人類高度仰賴科技,自我膨脹的一種說法。這些想法,和道家思惟很像,都是渴望靠著藥物和修練昇天,只是道家講求精氣神的修練方式,和唯物論的大腦科學主義者「置換器官、喝藥自嗨,運用科技」,所換取的「長生不死」、「幸福快樂」,「化身為神」方式不同,但是其實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。其實,在理論我們並不陌生,在中國傳統來說,這種自私自利的利己思惟,已經流傳甚久。

上述這些見解比他在《人類大歷史:從野獸到扮演上帝》(Sapiens: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,2014)的大開大闔中的大知識(gland knowledge),遜色很多。但是,我誤會他了。這一位大學者,年紀輕經,卻會賣關子,真的有東方學者的隱忍性格,談到300多頁時,他的觀念才像是寶劍出鞘,劍光一閃,我都有點嚇到了。我看到第314頁的時候,我開始對他的建構理論產生了巨幅改觀。他真的是一個導演運鏡型的大學者,剛開始扯東扯西,看似沒有條理,但是主線慢慢釐清了,他不是人本主義擁護者,我才感到安心一些。

在中文版314頁,我看到他終於提到我很喜歡的一個單字,post-humanist。我自己是將這一個單字post-humanism翻譯成後人類主義,因為,人本主義,已經落伍了;人類主義也不妥,該是「後人類主義」(post-humanism)上場的階段了。我在2015年刊登的國際期刊中,採用了post-humanism這個單字,當時我就有一種感受,「以人為本,自爽自嗨」的時代,是不是該淘汰了。

衛報記者解釋他的書名Homo Deus: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。Deus這個字緣起於拉丁語片語Deus ex machina,意思是在困局中,突然從冒出一個大神,以大能力解救一切危難。但是,這是不可能的。但是,哈拉瑞隱喻,即使部份人類因為醫藥科技的發展,轉變成Homo Deus,還是有大多數的人處於Homo Sapiens的階段,當人工智慧又凌駕了Homo Sapiens的智慧,世界的不公平性又大幅度展開。

所以,哈拉瑞覺得當人工智慧席捲未來世紀,未來人類接受教育,這些教育的效能(efficacy),很快就會失效了。這是一種殘酷的演化過程嗎?哈佛大學教授李柏曼認為,現代人類在15萬年前出現。哈拉瑞在《人類大歷史:從野獸到扮演上帝》中,說明10萬年前,地球上至少有6種人種;但是,目前只剩下我們這一種人種,人類Homo Sapiens將其他人種都消滅了。那麼,這一種能力是怎麼來的呢?主要是現代人類產生了心智,這些心智功能,凌駕了其他人種。耶魯大學考古博士泰德薩《人種源始:追尋人類起源的漫漫長路》中說:「現今人類的祖先智人極有可能是因為8萬年前的一場突變,突然擁有了處理抽象及語文的能力。」泰德薩在認為,在認知方面,符合現代人類首次出現在歐亞大陸,應該在6萬年前。可是,這一種理論,依然會遭到駁斥。因為,6萬年前沒有所謂現代人種心智的人類爸爸和媽媽,一夕之間,怎麼會誕生出有了心智(mind)的孩子?不合理。

雖然看了哈拉瑞的書,對於人類最終命運,還是一頭霧水。但是我很喜歡他的推導過程,像是欣賞一部電影的運鏡,相當氣勢磅礡。我最喜歡的結論是,後人類主義(post-humanism)的說法,推翻了人類主義或是人本主義的專擅,開始考慮到,其他智慧生命的物種,這是一種進步。也是回應到我發表過的期刊,考慮「超越人類之外」(後人類主義)思考的倫理,認為人類應該與自然共存,享有互惠互利的關係(…consider ‘‘more-than-human’’ (post-humanism) ethics, and deem that humans and nature coexist and have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hips.)我的意思是,除了應該考慮人類之外,應該考慮其他非人類和人類關係的時候到了。

簡單來說,能夠吃素的時候,就吃素吧;能夠放過小生命,給生命一條出路,就放過其他動物的小生命吧。

FacebookGoogle+TwitterLine

發表迴響